沪克合作,人才先行,智力跟进。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推进中,祖国最东部的现代化城市上海与最西部的工业化城市新疆克拉玛依结为了友好合作城市。上海启动了人才援克、智力援克的行动方案。在上海市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的牵线搭桥下,科技政策研究所的三位研究人员在杨耀武所长的带领下与交流中心的同志一起于2018年5月9日,前往克市围绕了解区域发展特色、听取地方科技政策体系建设意见、加深交流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为期5天的调研。
迎着朝阳出发,赏着落日抵达。5月9日,沿着太阳升起的轨迹,历时一天,我们终于到了祖国最西部的工业化城市克拉玛依,时针已指向了21点,可太阳依然高挂在天边,地阔天高的场景,上海援克干部—克拉玛依市科技局江平副局长的亲自接站,让我们顿感轻松亲切,没了时差的倦怠和路途的疲劳。五天行程,丰满充实。我们先后与上海援克的各不同口上的十几名干部进行了沟通交流,了解了他们在援克工作中的感受、体会及遇到的问题;到克拉玛依先进技术研究院进行了走访调研,听取了相关领导的介绍和汇报,了解了克市在重大技术研发、项目推进和发展规划方面的布局;与克市科技局领导及三个区(克拉玛依区、白碱滩区和乌尔禾区)科技口上的领导进行了交流座谈,了解了各区经济、科技发展的不同特点和对科技政策的感受和评价;还专程驱车上百公里到与克市“隔地相望”的石化老工业基地—独山子区进行了座谈调研,听取了不同企业和经济主体对科技政策的意见建议;观摩了新疆科鼎环保技术公司的油水分流技术的演示,听取了公司老总候井田是如何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睿智做法,与国家千人专家马博士进行了交流沟通,了解他的油水分流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的情况及对政策的感受度…。
调研走访感受深,沪克合作待提升。通过调研,我们对一个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上海援克人才努力下,克市已开通了飞往上海的(中转)航班,不仅便捷了两地干部的交流走动,也使“油城”正在变为“游城”,为当地增加千个招商引资储备项目…。而面对转型发展的新时代,如何开辟这座资源型城市的多元化发展路径;促使地方经济与央企的石油产业有机融合;激发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创业;突出油城特色,提升城市发展的品质品位;体现科技引领创新,创新需要政策先行的理念,科技政策还需加力!“走出去”的调研为加强两地科技政策领域中研究合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后续即将跟进的人才培训创造了条件。实现了知己知彼,互助合作,共同提高的目的。
文\图|潘晓燕 来源|科技政策研究所 编辑|科研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