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9188011 (021)39188005
专题活动
30
2020-10

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 “区域创新学术研讨会”分论坛顺利召开

文/图:
来源/:
编辑/:
2020年10月18日下午,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区域创新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区域创新学术研讨会”分论坛如期在线举行,线下上海会场、安康学院会场及线上共有150余人参会交流。 本次论坛主题为“面向2035年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聚焦区域科技规划新思维、区域协同创新典型案例及区域创新理论方法与学科建设等议题分两个板块开展交流。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区域创新专委会主任李健民主持专家报告板块,四位专家分享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地区等区域协同创新的举措、经验、主要问题、路径思考等。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李春成研究员《我国区域创新发展中长期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矛盾》从全国的角度分析了区域创新发展中长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他认为我国区域创新发展中长期面临的四个方面的主要矛盾,包括南北差距不断扩大成为区域不平衡发展的主要矛盾并具有新的特征、影响区域创新发展深层次体制机制制约远未解决、西部地区推动创新转型发展的力度弱化可能引发转型失败、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叠加将引发区域科技人力资源供给矛盾越来越突出等,并提出四条建议:第一重点示范,赋予国家战略区域协同创新改革与发展新的任务,打造若干重点跨区域创新共同体;第二优化创新空间布局,打造城市创新圈、创新带廊、创新综合体;第三各级体制机制创新项目,把短中期和中长期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大力推动深层次的制度创新,包括产业、财税利益调整机制、政府绩效考核;最后在政策体制上,建立国家老龄和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实验区,设立支持西部和北部新动能培育中央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等。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孙斌研究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科技创新举措》提出要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经济基础好、市场空间大、产业链供应链较完备、科技创新资源较丰富等优势,率先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创新是提升以都市圈为单位的城市群发展质量的动力源泉,长三角科创圈建设要不断突破地域界限,向更加融通的方向推进,区域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成为全国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基本形成开放互通、优势互补、高效协同的科技创新生态和现代产业体系,为我国探索跨区域科技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发挥示范作用。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高新产业所所长刘胜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科创中心路径思考》基于新发展格局下大湾区战略使命、面临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科创中心路径思考,即着眼于开放合作发展,合力发挥“全球金融中心+全球制造业中心+全球商贸中心+全球创新高地”优势,通过合作、共建科创中心,放大香港、澳门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现代金融和知识密集型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与广东的实体经济互动,延伸产业链和创新链,开拓广阔的市场空间,保持港澳长期繁荣与稳定;着力于现代制度创新,从深化区域创新体制机制以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着重于产业协同创新方面,要共建湾区产业创新生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经济和新兴产业未来将是大湾区蕴含的产业发展机会。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王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前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成渝经济圈创新上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初步形成了创新要素思维流动基础、实验要素的区域共享,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一些基本思路,并提出了依托成都、重庆两个集核,整合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建设跨区域开放创新大生态圈的总体发展目标以及具体举措。在研究编制新一轮国际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背景下,各位专家的研究及观点对于交流探讨新时代区域创新发展走向具有积极意义。 论坛第二个板块由北京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张士运研究员和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所长杨耀武研究员共同主持,来自上海大学、长安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安康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1篇论文作者做学术报告。上海大学管理学院赵鹏瑾《地理邻近性与众创空间成长:资源优势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调节效应》、长安大学牛嘉嘉《不同类型的支持政策对区域创新系统影响差异研究—基于省际面板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方海波《区域创新策源能力评价—基于动态正交投影法》、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杨绍纯《可持续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度及其评价研究》、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杨诗郁《飞地园区,污染产业绿色转移的窗口—基于随机演化博弈模型与仿真》、哈尔滨工程大学吴佳欣《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状态评价—基于融合速度特征动态综合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东莞理工学院刘琦《科技创新协同驱动因素判别分析—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安康学院赵临龙《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构建的环境污染风险的防范》、上海大学于平《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评价与预测—基于2009-2018中国30个省市数据实证研究》、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唐开翼《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如何驱动创新绩效?—基于31个省市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高中一《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研究》,分别从区域创新生态、创新效率、创新能力、创新评价等方面做了阐述,论文研究思路角度多样,既有理论创新又有实证研究,拓展丰富了区域创新研究的理论方法,对于加强提升区域创新研究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两位主持人对每一篇论文做了精彩点评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建议。 此次分论坛是区域创新专委会每年一次的重点工作,也是首次采取线上形式召开,在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的大力支持及区域创新专委会、各位参会专家、学术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圆满完成并取得预期效果。 文图 薛霞
附件: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 “区域创新学术研讨会”分论坛顺利召开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2929 沪ICP备11006489号-2 Copyright © 2021 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 版权所有
移动办公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