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9188011 (021)39188005
科研成果
28
2021-09

“环同济”发展的“三赢”“三困”和三大升级

文/图:
来源/:
编辑/:
一、杨浦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基本情况 从“设计一条街”到国内现代设计企业数量排名第一的集聚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2.6 平方公里范围内集聚了3000余家知识创新型企业,产值从上世纪80年代的10亿元到2020年底约500亿元,累计增长约50倍,产出强度达到190亿元/平方公里,在全国乃至全球都颇具影响力,是承接大学优势学科外溢而形成产业集群的典型样本。 二、环同济前期发展成于“三赢” 一是赢在市场机制。环同济生态形成是知识供给和市场需求互动的结果,城市基础设施大建设的历史阶段与高校土木工程等优势学科一拍即合,加之周边住宅多、物业空间多、设计配套服务业发达,师生创业就业较为便利,产业上下游关系快速建立,“同家军”具有强大的成长内驱力。这种改变了“投入资金、建造房子、进入生产”的发展方式,形成了尊重市场规律、保护和扶持产业原生态发展的典型模式。 二是赢在区校联手。不仅区校共建了经济圈管理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开展规划编制、项目建设、政策制定等工作;区政府制定实施了现代设计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专项政策,支持高校周边就近建设科技园区;同济大学还出台了专门支持和鼓励师生创业的政策和制度,教师创业不需要辞职“下海”,可以大胆尝试;学生创业失败也会得到理解和鼓励。 三是赢在产业机遇。从上世纪90 年代初在国家城市、桥梁、道路等建设规划中对设计的旺盛需求,到当下新冠疫情为“大设计”行业带来的基于人性、健康和安全方面“个性化设计”机遇,环同济始终关注着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保持与产业的结合度,从传统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的“红海”,驶向生态、文化、智能综合设计的“蓝海”,从单一的产品和服务设计,转向跨学科跨领域的智能集成解决方案供给,不断催生新业态、扩大影响力。比如,上海邮电院在2020年疫情爆发之初便承接了上海地铁412个站、2000多个出入口的5G视频信号覆盖工程,应用于疫情期间的人员监控和流行病学调查,大数据中心等建设成为邮电院在新时期的发展重心。 三、环同济再发展囿于“三困” 一是空间之困。千亿级产业需要更多的载体空间,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密度。环同济地处于较为成熟的建成区,周边以住宅、教育为主,另有部分国有企业老厂房。虽然区政府多年来致力于推动老工业“腾笼换鸟”升级改造,但企业对于短期内不易见效、容积率较低、管理专业性创新性较强的科技园区类项目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强,由此,就近拓展需求始终难以满足,大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外迁,产业规模和质量发展遇到瓶颈。 二是围墙之困。主要是高校成果转转化仍存在制度障碍和政策瓶颈。虽然在上海“科改25”条中提出,探索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改革试点;鼓励单位授予科研人员可转让的成果独占许可权;以及股权激励递延纳税等先行先试的政策,但实际操作中发现,相关政策更多是便于上海市属高校操作,涉及到部属高校时,仍需要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审核或者备案,政策落实尚需要更深层次打破“围墙”。 三是升级之困。根据区校相关规划,“十四五”期间,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要实现从500亿到1000亿的倍增计划。这样高速的发展目标,要求环同济必须较短时期内打破发展瓶颈,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寻找新的定位,不断拓展“大设计”产业发展的内涵和质量。 四、环同济2.0版三大升级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十四五”时期的建设思考:环同济作为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十四五”时期将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基础,打造千亿级现代设计产业集群。为实现以上战略目标,环同济将积极推进“三城、三区、三力”的行动计划。“三城”,继续深化学城、产城、创城“三城融合”,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构建“城市中的大学、大学中的城市”。“三区”,围绕建设世界级创意产业核心区、国家级创新创业集聚区、上海未来生活引领区,形成三种区域示范效应,提升环同济功能集聚度和品牌显示度。“三力”,把握现代产业发展方向,依托学科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发展多元化大创意产业,扩大竞争力。建设环同济“5分钟创业生态圈”,激发新动力。推动赤峰路等街区通过功能重塑、形象提升、业态调整、智能嵌入等方式改造升级,打造特色创意街,提升环境吸引力。具体而言是实现如下三大升级: 一是工作推力,从点对点合作到形成组织架构。自2007年杨浦区与同济大学联合发布《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总体规划纲要》以来,同济大学和杨浦区政府紧密合作,国家科技部、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扶持,各方共同推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发展。上海市科委、同济大学、杨浦区共同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环同济发展策略,协调、解决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前,各方正在筹建环同济发展促进会,承担环同济发展相关课题研究,运营环同济专有品牌,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平台,促进环同济设计、节能环保和人工智能等产业上下游交流合作。通过完善的体制机制建设,加强了各部门以及大学校区、科技园区的沟通协作,明确了工作推进各项任务的分工、实施责任主体和统筹协调机制,保证了主要任务衔接到位。市区校的联动也为环同济承接重大项目、平台顺利落地,争取国家和市级相关的突破性政策和资源导入,衔接市内其他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区规划实现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是产业定位,从“现代设计”上升为“智能设计”。环同济充分发挥同济大学优势学科和同济科技园对产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已形成六大设计集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上海联创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众多中小企业遍布的设计产业链。其中以建筑与环境设计产业为主,占区域内现代设计产业比重达45.8%。在环同济2.0版本中,杨浦将充分依托同济大学4个A+学科(土木工程、环境科学、城乡规划、管理科学),进一步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新产业。一方面致力推进行业纵向打通,出台EPC鼓励政策,大力发展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从单一的建筑设计向国际工程咨询服务、项目总承包等领域拓展,促进形成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致力推进产业横向拓展,依托院士领衔的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能建造、新能源汽车、环境科学等研发中心和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资源优势,丰富“设计+人工智能”“设计+区块链”“设计+新能源”等高附加值新兴产业领域,促进大“设计”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使环同济从传统建筑设计、市政设计、规划设计、通信工程设计的“红海”,驶向生态设计、创意设计、环保科技、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的“蓝海”。 三是产城融合,从“设计工厂”上升为“创意社区”。近年来,同济大学规划、建筑、景观专业的师生走进杨浦弄堂推进楼栋微整治、空间微改造、景观微更新的“三微”治理项目,打造了NICE2035、“创智农园”“百草园”“睦邻门”等品牌项目。环同济2.0版将持续拓展学科资源在社区更新、社会治理、美丽家园、智慧城市建设的场景应用,基于“生活实验室”理念,依托环同济的科技、人才、资本、场景、资源集聚效应,实景运作、持续迭代,重塑空间功能的同时为学生和创业团队提供锻炼、展示的平台,探索共建共治、可复制推广的城市更新经验,打造大学与社区、城区共融的未来生活引领区,成为上海创新的新引擎、策源地和实验室。 | 作者:巫英,上海科技政策研究所 副研究员、博士;李钊翀,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硕士研究生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2929 沪ICP备11006489号-2 Copyright © 2021 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 版权所有
移动办公
微信公众号
1.4237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