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9188011 (021)39188005
智库报告
21
2022-10

2021长三角区域创新机构发展研究报告

文/图:张鲁宁
来源/:政策研究所
编辑/:科研管理处

54ea556c5a86a74dce39f90b12bc483.png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落实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关键年,也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周年。三年期间,三省一市创新机构各展所长、协同创新,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关键词,聚焦“四个面向”,在创新实力、创新影响力、支撑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持续进步。伴随着三周年的到来,本报告也继20192020发布之后,加深拓展,凝聚各方智慧,迎来第三次发布。

2021报告在两年研究基础上,着重以下内容的优化升级:一是强化了机构图谱分析,选择了8家具有标杆意义的机构进行画像分析;二是强化了内部外部的对比分析,新增了机构均值分析,选择了全域领先的3家创新机构作参照分析;三是强化了行业数据的全匹配,形成了对全部专利数据与战略新兴产业、集成电路等三大产业匹配;四是强化了区域分析与发展战略的适配,为区域创新实践提供更好的参考借鉴。报告梳理形成十个主要发现:

(1)从战略规划导向看,2021年度密集出台各类指导文件,为引导创新机构发展布局明确新方向。国家层面强化体制机制改革新举措,提出“揭榜挂帅”、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等改革举措;形成从强化基础研究、促进成果转化、打造技术要素市场的全方位“组合拳”。区域层面强化协同布局规划、联合打造重点示范区域,发布《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地方层面,聚焦“十四五”规划,三省一市相继出台科技创新规划文件,并突出强调高水平科研机构建设,打造高水平大学,提出聚焦聚力做强特色学科。

(2)从综合创新表现来看,2021百强机构总体水平较2020年全面提升。发明总量、发明质量、影响力、协同创新、全球化五个维度,7项指标值均比2020年基数提升。表明长三角地区创新机构整体水平有所提升,综合实力表现不俗。但与全球领先创新机构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特别是专利转化、专利布局全球化方面,差距较为显著,亟待提升。

3)从主体结构来看,百强中高校数量仍居于主要地位,且与上年度相比,高等院校提升速度高于科研机构。2021高等院校入选机构总数61家,是科研机构入选数量39家的1.5倍。居于第一梯级的25家机构中,高等院校为16家,较去年增加2家。科研机构中,中科院系统所属单位表现仍然亮眼,共有16家机构入选,数量与去年持平,占所有入选科研机构的2/5

4)从地区分布来看,江苏省39家,总量第一,比上年减少2家,但第一梯级机构数量增加2家,总体质量有所上升,机构在发明总量、协同创新表现更优。上海市总量居第二,共32家机构入围,与上年持平,但第一梯队减少一家,科研机构表现好于高等院校,机构在全球化、影响力方面表现突出。浙江总量第三,质量上升,第二梯级机构数量新增2家,机构在发明总量表现较好。安徽虽然总量排第四,但数量比上年新增2家,达到10家,新增机构进入第四梯级,表现出较好的创新潜力。城市分布来看,百强机构分布在21城市,比上年新增1家,表现为以上海为集聚中心,三省省会城市为重要节点,各类机构沿长三角都市圈以及科创走廊“圈层结构+连廊布局”结合的特点。

5)从发明总量来看,本年度百强机构总体表现优于上年,入选机构五年发明总量平均为2754件,较上年提高9.2%,表明机构创新数量稳步提升。高等院校表现好于科研机构,前者五年发明总量平均为4052件,同比增长11.2%,后者总量为725件,同比增长4.6%。高等院校发明总量约为科研院所的5.6倍,仍然是发明总量的主要生力军。

6)从发明质量来看,总体质量有所提升,科研院所表现好于高等院校,但增幅速度低于后者。高等院校五年发明专利授权率为37.8%,较去年增长了2.7个百分点;科研机构为40.2%,比高等院校高2.4个百分点,但增幅低于高等院校。有7家入选机构的发明专利授权率超过50%,全部为科研机构。存活率方面,高等院校专利授权三年后的存活率为59.2%,较上年大幅增长了9.5个百分点,科研机构专利授权三年后的存活率为83.0%,较上年增长了4.2个百分点。

7)从影响力表现来看,入选机构影响力较去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高等院校影响力指标首次反超科研机构。入选机构专利被引数量占比指标较去年增长了4.8个百分点,达到35.2%。高等院校专利被引数量占比为35.5%,较去年快速增长了5.2个百分点;科研机构专利被引数量占比为32.9%,较去年增长了1.8个百分点。

8)从协同创新表现来看,入选机构现较去年有所提升,合作专利数量占比和专利转让、许可数量占比这两项指标均有所增长,但两项指标仍不足10%,说明创新机构在协同创新方面还有进一步发展空间。合作专利数量占比为9.9%,较去年增长了0.9个百分点,高等院校合作专利数量占比为9.7%,科研机构为11.7%。入选机构五年内专利转让、许可数量占比为6.1%,较去年增长了1.1个百分点,高等院校为6.3%,科研机构为4.7%

9)从全球化方面来看,2021创新机构百强全球化表现较去年略有提升,但全球重点区域专利布局仍是短板。创新机构百强欧美日专利累计加总占比指标为1.1%,较去年提升了0.2个百分点。高等院校欧美日专利累计加总占比为1.0%,科研机构为1.6%。科研机构全球化表现与梯级相关度较高,上海市科研机构表现突出,全球化表现前10的机构中有6家位于上海市。

10)从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撑看,百强机构50%的专利布局在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产业。与上年相比,2021机构专利产业结构有所变化,节能环保、新能源专利数量增幅加快,相比而言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增幅相对减弱。上海在新材料、生物产业领域具有特色;江苏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方面具有特色;浙江在生物产业、节能环保领域具有特色;安徽产业分布均衡。特别是,2021报告中百强机构在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领域支撑有所提升,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占比合计超过39%,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体现出对未来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2929 沪ICP备11006489号-2 Copyright © 2021 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 版权所有
移动办公
微信公众号
1.414577s